查看原文
其他

“舌尖上的学术”:文献综述撰写中,审稿人最忌讳的几个毛病!

学术与青椒 经管定量笔记 2022-12-31

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哟



“舌尖上的学术”:文献综述撰写中,审稿人最忌讳的几个毛病! 临近中秋佳节和国庆节,前天很高兴收到编辑部的一小笔审稿劳务费…… 每年给这个期刊审几篇文章,尽心尽力做好一位审稿人的本职工作。 虽然自己能力不足,但每次都会秉持客观事实来提供意见,不懂的不装懂,不会的也不会给别人瞎提意见,有问题就一定要提,有救的会给你修改再审的机会,没改好还是会退稿,确实太差了就一定会果断退稿……这是我作为审稿人的基本初心! 实际上,在某种程度上来说,审稿人在阅读作者的论文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,通过别人犯的错误来不断纠正自己的问题。 在这里,笔者只想说,学习之余还有外快零花钱,编辑部你真贴心,真会选择时机汇款,这次汇款正好当作过节费了! 但是,作为一个审稿人,今天我还是想说点东西,以表示收款不易,讲讲审稿过程中审稿人对文献综述撰写最为忌讳的问题是什么,以为广大读者提供参考。 1、完全是在罗列相关文献。 显然,罗列文献,是文献综述写作中的一大忌!这是很多研究新生撰写文献综述时有通病,但也不乏一些老辈儿的研究生也犯这样的低级错误! 2、大篇幅粘贴复制别人的结论或观点。 如果写作思想态度不端正,想把文献综述写好,提高写作质量,可能是天方夜谭的幻想。 一方面来讲,大篇幅粘贴复制别人的文字,这是一种偷懒行为!作文章,那就是自己去做,最起码的是你要按照别人的观点来换个表达方式。 另一方面,你大篇幅粘贴复制,尤其是超过一定的图文复制比例,你这种行为已经构成抄袭别人科研成果的行为。所以,文献综述固然是回顾别人的文献资料,但是也要注意一下方法,不能大篇幅粘贴复制别人的东西,这不是文献综述的初衷。 3、没有自己的观点评述。 这个问题,是笔者审稿过程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。作者在大量回顾别人成果后,草草了事,简单地处理收尾工作。这是非常不对的,难道作者自己没有觉得还有一种“言犹未尽”的感觉吗? 所以,撰写文献综述之前,还是需要了解文献综述的基本内涵和设计意图。 所谓的“文献综述”,其含义主要在于“文献”和“综述”两个措辞上。 “文献”,一般俗称文献回顾,让你有纪律性地回顾前辈人的研究成果,阐述他们的研究脉络。 “综述”是文献回顾的精华,突显出作者魅力的地方,展示你对相关领域的了解程度,以及你的观点和想法在哪里,这个部分是非常有必要呈现的。 4、文献综述的脉络模糊、逻辑混乱。 思路清晰、逻辑合理安排,这是学术研究对作者基本的需求。如果文献综述撰写不伦不类、逻辑混乱,抑或者犹如白话文,这肯定是不可取的,从这里审稿人就可以了解到作者的选题把控能力,以及写作能力。 实际上,文献综述的文字安排也需要讲点“顺序”的。你的文献综述思路,到底是按照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开娓娓道来,还是按照你的逻辑思路来开展,抑或者还是以某种观点分类来撰写……你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,保持逻辑上的关系通顺,而不是随意堆积文献资料。 5、文献资料来源、时间标注错误。 文献资料标注错误,我觉得这应该是一种最为低级的学术错误。如果犯了这类错误,你的论文就可能存在“张冠李戴”的毛病。 所以,在学术文献资料引用过程中,我们要清晰明了地掌握引用文献的基本信息,做好引用的基本备注,使得所用文献能达到可追溯、可考证,而不是随意粘贴复制。在这里,我们宁可不引用残缺的文献,也不该消极地引用。 6、引用一些与文章主题无关的文献资料。 在文献综述撰写中,还有一种通病,那就是经常有作者随意引用一些与文章主题毫无关系的文献资料。这就反映出,作者还不知道如何去筛选合适的文献资料,对自己相关领域还不够熟悉。 引用一些不相干的文献,就会使得文献综述的某个语段显得格外“别扭”,与其他部分内容格格不入,阅读起来会让人感觉到拗口难懂。所以,文献综述,甚至全文撰写的文献引用,要注意做到合适引用、引用重点文献。 上述几点看法,是笔者这些年自己的审稿心得和学术写作经验,以供参考! 显然,上述几点错误不仅仅反映在文献综述部分内容的撰写上,在学术论文其他部分内容的写作上也有所体现,也是大家经常犯的错误,所以引以为戒!
最后,笔者赠言:共同探讨投稿心得,一起共同成长。


本文为《社经研究社》的原创文章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。如需转载,请在后台留言申请白名单,并获取授权。



如有兴趣加入「学术与青椒」微信社群,可以添管理员微信,联系获得入群邀请(可在公号沟通界面,点击“加入社群”,了解入群的须知!。其中,管理员微信的对应二维码,如下:



扫一扫

关注公众号

了解更多详情



你点的每个赞,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